
礼炮演变史 第1代 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晋造36式75毫米山炮 第2代 由山炮改造的迎宾礼炮 第3代 由野炮改造的76毫米八四式礼炮 第4代 自主研发的86式迎宾礼炮 第5代 97式迎宾礼炮 第6代 08式迎宾礼炮

八字形 代表八年抗战 每排28门礼炮 象征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共28年 两排礼炮分别交替鸣放35响,共70响,用时260秒,共用1960发
当天上午10点整,纪念大会正式开始,位于礼炮阵地上的56门礼炮鸣放70响炮声,拉开了纪念仪式的序幕。阅兵式共准备了72门礼炮,其中12门为迎宾礼炮(4门备用),60门为庆典礼炮(4门备用),全部由中国兵器一机集团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制造。
08式迎宾礼炮总工程师郑峰峰说,礼炮设计简洁,整体呈军绿色,炮管笔直油亮。礼炮内安装有电子点火系统,可由电脑控制鸣放。其具体材质是保密的,大概说来就是用特殊钢材制成的。今年参加阅兵式的72门礼炮,与去年给“亚信峰会”制造的12门礼炮一样,整体技术状态保持不变,在设计上进一步增强了可靠性、稳定性和人性化,修改大概有27处。
例如,在炮尾上增加了指示灯,对电路系统进行改进,能及时指示控制车和礼炮是否接通、礼炮是否鸣响;更换了耐冲击性高、更加美观的转向灯、示廓灯;加强了开闩手柄、高低机手轮的强度;牵引车和礼炮间的连接方式由刚性连接改为旋转连接,增强了行进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